<var id="4qdd9"></var>
    <th id="4qdd9"></th>
  1. <dd id="4qdd9"></dd>
    <tbody id="4qdd9"></tbody>
      1. 页面版权所有:上海腾达科技有限公司
        首页>新闻中心
        衡量绿色建筑须纳入城市文脉进行考量
        2010-11-23
               
              单个建筑达到零能耗、零碳排放,是否就是一座绿色建筑?参加“城市·居民·灯光”城市建筑规划论坛的建筑学家却统一给出了否定的答案。“城市·居民·灯光”城市建筑规划论坛日前在上海外滩三号举办。围绕可持续的城市绿色建筑,建筑设计师、城市规划师、景观设计师、灯光设计师、社会学家和艺术家各抒己见。
              单个建筑达到零能耗、零碳排放,是否就是一座绿色建筑?会上的建筑学家却统一给出了否定的答案。以美国威斯康星州的阿尔多-莱坡多中心为例,它是获得美国2008年十大绿色建筑设计奖(AIA)的作品之一,甚至获得LEED奖白金奖,它具有零能耗技术,大部分是使用太阳能,也是全球第一个经过认证的零碳技术的建筑,该建筑的年碳净排放达-1.57吨。
            “问题在于,这座建筑位于离城市区很远的森林中,需要开车半小时从市区才能到达,如果要计算因到达该建筑所使用交通的碳排放,这座建筑就不是一座合格的低碳建筑。”来自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的可持续专家莫争春博士介绍说。
              建筑学家为此给出了一个“步行指数”(从城市中心步行到某建筑的可能性)的考量,旨在说明城市集约化发展对于降低城市碳排放有着深远的意义。
            “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已是城市规划的标杆作品,它从1990年到2007年间,人口增长率达到18%,但近20年间碳排放却基本持平,这得益于公交快轨的便利、混合功能的土地使用、集约型的城市发展。”莫争春介绍说。
              事实上,如何降低城市碳排放,以使城市达到“可持续的精明增长”,已成为世界城市规划界的重要话题。而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之后,中国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的《2050年的碳排放报告》预计,到2050年,中国的交通、建筑和工业上的碳排放将各占三分之一,达到发达国家水平。
              但目前,中国城市的扩张型碳排放经济增长仍在继续,中国城市的拥堵经济成本正在逐年增加。“以北京为例,2009年,北京人每天平均用于上下班的时间达40.1分钟,拥堵时则达到62.3分钟。也就是说,在北京每月每人因拥堵而产生的经济成本达到335.6元。”莫争春说。
             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娄永琪则认为,生活方式的绿色化非常重要,而来自民间的智慧是绿色城市规划中需要重点关照的。
            “衡量绿色建筑必须纳入城市文脉进行考量,绿色交通和绿色建筑必须同时考虑,中国城市规划亟待城市碳足迹量化标准,并建立城市碳排放报告。”娄永琪认为。

        Web Page Maker, create your own web pages.
      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,日韩AⅤ一级毛片视频,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另类,老老熟妇xxxxhd